学校喜获首届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金奖2项

    2024-06-25 09:38:03 作者:李沛霞、黄有松           浏览数:0

      6月21日,由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组委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研究生乡村振兴案例大赛决赛在贵州省麻江县落下帷幕。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百“梨”挑一团队动物医学院大道至“检”团队双双荣获金奖,百“梨”挑一团队获团队风采奖,两个团队研究生武文娟、黄宁馨均获得个人风采奖。学校是山东省唯一获得金奖高校,并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案例《贵州刺梨功能性食品开发带动一村一品富农工——以贵州省贾西村刺梨为例》(成员:黄宁馨、潘婕、王悦、李丁等,指导教师:赵方圆、吴薇)对刺梨不同果实期的种植、果实品质、加工技术以及销售情况进行全方位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刺梨加工不科学、不精深、不畅销的市场痛点,经过四年科研攻关,团队研发优化了5项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已获10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国际专利,开发了4款刺梨功能性产品,实现贾西村及其他刺梨种植村落增收致富。小刺梨变身“致富果”,带动一村一品富农工。

      动物医学院参赛案例《大道至“检”,何以解决农户养殖难题——基于青岛市即墨区畜禽疫病检测技术下乡实践探索》(成员:武文娟、马琛琛、时建皓、王鑫雨等;指导教师:张传美、李沛霞)聚焦当前中小养殖户畜禽养殖方式落后,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人畜共患风险高等乡村振兴现实困境,以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镇、大信街道等为重点调研对象,大胆探索“检防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改进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检测畜禽疫病,推进疫病检测技术和疫病防控融合,帮助提升中小养殖户防控和救治能力。近年来,团队依托山东青岛生猪科技小院等三部委支持建设科技小院在即墨区畜禽动物疫病防控、养殖技术提升、畜禽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等方面给当地中小养殖户提供大力技术支持和志愿服务,为当地畜牧业提档升级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大赛主题聚焦乡村产业振兴。赛事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赛道。自然科学聚焦于农业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案例;社会科学聚焦于乡村产业发展路径、模式以及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等案例。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对案例文本进行评审,在400余个参赛案例(团队)中,择优遴选出42个案例晋级决赛现场赛,77个案例获得铜奖,99个案例获得入围奖。研究生处高度重视本届赛事,第一时间发布赛事通知、精心组织参赛,共有来自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社学院)、园林与林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园艺学院等7个学院的27个案例(团队)报名参赛(其中自然科学赛道24个,社会科学赛道3个),最终斩获金奖2项、铜奖4项、入围奖7项,团体风采奖1项、个人风采奖2项。青岛农业大学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

      近年来,研究生处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竞赛工作,将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研究生实践创新系列大赛等为抓手,充分发挥大赛对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用,不断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以来,学校研究生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优秀奖若干;获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者服务联盟优秀成果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1支团队获全国优秀团队。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把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做好科技小院等平台的高质量建设,持续发挥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引导广大研究生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发挥更大能量、展现青春风采,扎扎实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人生的精彩华章。

 

 

版权所有: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处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